2011年12月11日

記憶

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

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

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

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

被救起後,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說: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

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個笑笑的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

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裡的深處,

那裡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2011年11月29日

善良的力量 Kindhearted strength

印度北部有個村莊,叫格依瑪村。這裡土地貧瘠,人們生活窮困,連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


⋯⋯ 離格依瑪村不遠有一簡易公路,經過那裡的車輛經常發生事故。有一次,一輛裝載著食用罐頭的貨車在那裡翻進了溝裡。司機受了傷,攔了一輛車去了醫院,那些貨物無人看管。

格依瑪村的村民見了,就將那些罐頭偷偷地運回家,一連好幾天,家家戶戶都有罐頭吃。這件事給了格依瑪村民以啟發,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完全可以靠路吃路了。

但車禍畢竟不會經常發生。於是,他們想到一個主意,晚上,趁公路上沒人的時候,他們就拿上工具,將公路的路面挖得坑坑窪窪。這樣一來,車子在那裡出事故機率就多起來。即使車子在那裡不出事故,但因路況太差,所有車子行進速度都會大大減緩,村民們會跟在車後,趁司機不注意,偷偷地從車門裡拿走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

這件事在漸漸演變,起初,他們只是偷拿一些食物,後來,其他貨物他們也拿,拿了好送到市場上去賣錢。再發展到下去,他們就明目張膽地搶了。

一時間,那條簡易公路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每個月都會發生幾起搶劫案。警局出動警力破案,他們在現場抓住了兩個正在搶貨的格依瑪村民,給這兩個村民量刑。但這樣做並沒有威懾住其他村民,反而讓村民們學會了作案時更加隱蔽更加機警。

他們的作案開始有組織並有序起來,有專人負責望風預警,搶到貨物後就拿回家藏起來,或者更換貨物的包裝,讓前來搜查的警察找不到物證。當地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想讓格依瑪村民放棄哄搶貨物的不道德和非法行為,引導他們走上正途。

無奈,格依瑪村民已經從哄搶貨物中嘗到了甜頭,他們習慣了這種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所以哄搶貨物的事在格依瑪村附近屢屢發生。

那年冬天,因為從格依瑪經過經常丟失貨物,所以,許多貨車司機選擇繞道行駛避開格依瑪路段,這樣一來,格依瑪村民好幾天沒有收穫。這一天,終於有一輛貨車從那裡經過,車上裝的是一袋袋膦酸脂澱粉,是一種工業用澱粉。大家就一擁而上,搶走了二十多袋膦酸脂澱粉。


司機是個小伙子,見有人搶了他的貨,便停下車,跟在搶貨人的身後往格依瑪村追。這樣一來,反而給了其他格依瑪村人機會,他們不慌不忙地將無人看管的車上所有澱粉搬了個空。小伙子追進村子,就請求村民將他的貨還給他,但格依瑪村人都不承認拿了他的東西。


小伙子百般懇求都沒有用,他只得告訴村民們,那些膦酸脂澱粉不是普通的食用澱粉,而是工業澱粉,有毒,吃了會死人,他們拿去了也沒有用。


小伙子說的是實話。但格依瑪村人都不相信,因為這種膦酸脂澱粉無論是從色澤還是手感上,都與他們平時吃的食用澱粉毫無區別。小伙子見村民們不信,嚇得不知所措。他本來想去警局報案,但是,他又擔心,他一離開,真有人將那些澱粉做成食品吃了,那時候會鬧出人命。他一家家地登門去說明情況,甚至向村民們下跪,請求他們:"千萬別吃那些澱粉,那樣是會死人的。"


小伙子的不懈努力,讓村民們對他的話開始將信將疑。有人就將那種澱粉拿來餵雞試一試,結果,吃了這種澱粉的雞不一會兒就死掉了。這下,村民們驚駭了,繼而是深深的感動。他們搶了小伙子的貨,小伙子理應怨恨他們,即使他們吃了那種澱粉被毒死,也是罪有應得。可小伙子為拯救他們的生命不惜給他們下跪來請求他們別吃這些澱粉。這樣的愛心,這樣的善良,這樣的胸襟,讓他們羞愧難當,感動不已。


村民們自發地將那些工業澱粉都交了出來,重新送到了小伙子的車上。自此之後,格依瑪村人再沒有哄搶過貨物,即使有人想打過往車輛的主意,立即就有人站出來說話了:"想想那個好心人吧,我們傷害了他,他卻救了我們全村人的命。想想他,我們還有臉繼續幹這種傷害別人的勾當嗎?難道我們真的是魔鬼?

格依瑪附近的公路太平了。在警察的治理、政府的引導都未曾產生效果之後,一個年輕司機的善良卻改變了一切。


人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就看你怎麼去改變;人的善念是可以喚醒的,就看你怎麼去喚醒。


即使在一個道德急速下滑的社會中,只要還有人義無反顧的堅持善良,無私的為他人付出,那麼這個社會就是有希望的。任何人心裡,其實都有一根善良的弦,這根弦,只有愛心才能撥得動它。想要人善良,首先付出你的愛,再惡的人,你用你的愛,都能喚醒他的善良,讓他摒除惡念。

文章來源:網路文章

2011年11月28日

生命中的旅程

我們讓自己相信,當我們結婚後,有了孩子以後, 或者其它的什麼事情之後,我們會更加幸福。

可是後來,我們感到氣餒,因為孩子們太小了,如果他們長大了,一切就好了吧!
⋯⋯
可是後來,我們還是感到氣餒,因為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後,我們必須密切注意他們的一切。毫無疑問,當他們度過了這段時間,我們會更加幸福吧!

我們告訴自己,當我們的伴侶能和我們一起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當我們擁有一輛更好的車,當我們能去度假,當我們最後退休之後,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

事實上,沒有所謂的比現在更幸福的時光。 如果有的話,那麼又是什麼時候呢? 生活中總是充滿挑戰,最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然後決心從此刻起就盡情享受生活中的快樂,而不去考慮其它。

從最長遠來看,生活似乎是即將要開始,真正的生活。 但是,生活的道路上總是佈滿障礙,需要一步一步的經歷挫折,需要完成一些工作,需要付出時間,需要付出金錢,這樣生活才能開始。最後我開始明白,這些障礙就是生活。

這個想法説明我認識到,沒有一條道路是通向幸福的。 這條路本身就是幸福!

於是,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在決定去幸福之前,不要等待下課,又等待上課,不要等著失去10塊錢,又等著掙回10塊錢,不要等著工作開始,等著去結婚,不要等待週五的晚上和周日的早上,不要等待一輛新車,不要等待還清住房按揭,不要等待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要等待月初,月中和月末,不要等待電臺播放你的歌,不要等待死亡,不要等待再次重生

現在,想想,試著回答這些問题: 1 –說出世界上最富裕的5個人。 2 –說出上5屆環球小姐比賽中的得勝者。 3 – 說出上5屆諾貝爾獎的得獎者。 4 –說出上5屆奧斯卡的最佳演員。

不能回答嗎?是不是很難? 不要擔心,沒有人記得這些。 掌聲消失了, 榮譽也蒙上了灰塵。 得勝者很快就被人遺忘。

幸福是旅行,而不是終點! 沒有比現在更幸福的時光! 活在現在,享受現在!

現在請回答這幾個問題: 1 –說出3個對你的學習有幫助的老師。 2 –說出3個在你急需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3 –想出幾個讓你覺得特別的人。 4 –說出5個你願意和他們共度時光的人。

更好回答是嗎?是不是更容易呢? 那些對你生活有意義的人不是那些被列為“最”的人,他們不是最有錢的人,也不是得過最大獎的人… 他們是那些關心你的人,照顧你的人,不管怎樣, 都緊密的在你周圍的人。
想一想吧,生活是很短暫的。 而你呢,是在哪個名單裡,不知道嗎?

讓我來幫幫你。 你不是最“有名”的那一撥,但是是我能想到發送這篇文章的人中的一個。

以前,在西雅圖的奧運會上,九名不是智力有問題就是身體有缺陷的運動員,站在了100米跑的起跑線上。槍聲響了,比賽開始。不是每一個運動員都在跑,但是每一個運動員都期望參與和獲勝。

他們三個人三個人的一起跑,其中的一個人拌了一跤,跌倒了,哭起來。其它的八個人聽到哭聲,於是,他們放慢腳步,往後看。最後,他們中的所有人,都停下來,開始往回走…

一個患有道斯綜合症的小女孩在他旁邊坐下,抱著他,問覺得好些了嗎?”接下來,九名運動員肩並肩的一齊走向終點線。 所有的觀眾都站起來,熱烈的鼓掌。掌聲持續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看到這一幕的人一直談論著這件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之處,我們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遠不是為自己而去爭取勝利。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別人去獲勝。即使這可能意味著我們需要放慢和改變我們自己的腳步。

如果你給別人分享這篇文章, 也許我們將成功的改變我們的心,也許也能改變了別人的…

一根蠟燭如果照亮了別人,它就沒有失去什麼。

當你收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會知道 無論我身在何處都會為你祝福,一生幸福! --你永遠的朋友

來源:網路文章

2011年11月26日

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這樣一位年輕的臨終關懷醫師大津秀一。
他在親眼目睹、親耳聽聞1000例患者的臨終遺憾後,寫下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一書

第一個遺憾: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津秀一說:人們臨終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這一輩子啊,太短了。
有人削 尖腦袋往上爬,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自甘平庸,也有人孜孜以求。
人生有很多活法,千萬別被別人的價值觀綁架,
不要把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當作是你想要的 生活。
想談戀愛,現在就行動吧;想學點什麼,現在就開始吧。
人生就像個旅行團,你已經加入了,不走完全程,豈不可惜?

第二個遺憾:沒有實現夢想。

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夢想沒有實現。
真正的後悔,其實 不是因為沒有實現夢想,多半是責怪自己沒能盡100%的力量實現夢想。
堅持夢想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一個沒有期限的夢想只是個夢,給夢想加一個“截 止日期,
把它變成現實的目標,才更容易實現。

第三個遺憾: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輩子不做錯事,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不肯殺生的佛家弟子,
也難以避免走在路上踩死一隻螞蟻。為了生存而做的無損原則的“壞事”是可以被原諒的,
與其背著罪惡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第四個遺憾:被感情左右度過一生。

現實生活中,感性的人總是嘲笑理性的人活的太嚴肅。
其實,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又能如何?笑過、哭過、發洩過,生活也不會因此改變。
也許真要等臨終一刻才能明白,每天為之煩惱、痛苦、傷心、氣憤、達到忍耐極限的事,
是多麼可笑和不值一提。

第五個遺憾: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

或是冷漠,或是怕吃虧,讓很多人不敢做個善良人。
其實,善良的人很少後悔,他們活得坦然、心安,那是善良給予他們的美好回報。
去幫助那些需要你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覺遠比“索取”好得多。 

第六個遺憾:過於相信自己。 

我們都有過這樣自大自負甚至唯我獨尊的時刻,認為自己不後悔做過的任何一件事。
這樣雖然看起來很積極,但卻顯得盲目。總有一些事,別人比你想的細致周到,
多聽一句、多想一秒,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第七個遺憾:沒有妥善安置財產。

現在因為財產引發的家庭糾紛越來越多。其實,作為老人,
一定要把處置財產當做一件重要的事,在世時就規劃好。
如果子女多,分配一定要公平,不要因為錢物,傷了孩子們間的感情。 

第八個遺憾:沒有考慮過身後事。

這一點和處置財產很相似。一個人活著,會留下很多印記。
周圍的人和事,都會因為你的離開而變化。提早規劃一下,
不但可以讓自己更坦然接受生老病死,也能提醒自己好好享受人生。
別等走不動路、聽不懂話的時候,才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做。

第九個遺憾:沒有回故鄉。

每人心裏都有一個地方被埋在最深處,卻一生不忘———這就是故鄉。
很多人會念叨,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往往等來等去,最後回家的只是一個骨灰罈。
有生之年,盡量每年都回家看看,聽聽鄉音、吃點美食。
這個在地理上讓你無法割捨的地方,也是你靈魂的一個居所。 

第十個遺憾:沒有享受過美食。

你是否把好吃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因為工作忙每頓飯都隨便打發,
或是為了健康每天只吃所謂的“營養”食物?
吃飯,不僅為了飽腹,它還滿足我們很多心理需求。
品嘗美食,也是一種很好的心靈治療。
還有就是,別放棄任何一個和家人吃飯的機 會,總有一天,這個飯桌上的人會慢慢消失。

第十一個遺憾: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 

在這個逐利的社會,工作、金錢、權勢成為成功的金標準,很多人到老才後悔,
那麼好的青春,怎麼都獻給工作了呢?看看大自然的樣子,
感受季節的變化,聆聽藝術的召喚,這些事情不會讓你變富有,卻會讓你的人生有意義。 

第十二個遺憾: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積存了很多旅行計劃卻沒有成行,因為孩子太小、錢太少、休假太少或是工作離不開?
很多人都覺得,旅行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只有生病的人才懂得,旅行也是一種奢侈品。

第十三個遺憾:沒有和想見的人見面。

可能是你小學時最喜歡的老師,可能是你的初戀,誰的生命都不能永恒,
尤其是那些 比你年長的人,哪怕身在異地,也可以專門拜訪一下。
我們應該抱著“一期一會”的觀念生活。這是日本茶道的用語,
“一期”就是一生,“一會”就是一次相會,
 說的是人生的每一個瞬間都不能重復,所以每一次的相會都變成了僅有的一次。

第十四個遺憾:沒能談一場永存記憶的戀愛。

愛,也是人存活世間的證明。我們經常看到,在一起的人未必不相愛,相愛的人卻被迫分開,
這是人生無常,也怪很多人自己沒有努力。愛應該是一種忠誠和無私的付出,
一種勇敢而無畏的表達,這是我們作為人的權利,千萬不能只當兒戲。

第十五個遺憾:一輩子都沒有結婚。

很多人年輕時覺得婚姻可有可無,一個人更自在。
年紀大了卻開始後悔,沒有一個可以相互扶持的人。
雖然好姻緣可遇不可求,但是也得自己努力,碰到合適的人千萬不要猶豫。
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最合適”的人,“比較合適”的人也不會等你一輩子。 

第十六個遺憾:沒有孩子。 

現在很多人覺得,“我自己都還是孩子,怎麼養孩子呢?”
其實,為人父母,不僅是為了傳承血脈,也是一種“活過的證據”。
想想到了老年時兒孫滿堂的歡樂,年輕時養育子女受的苦又算什麼呢?

第十七個遺憾:沒有看到孩子結婚。

有些子女認為“不結婚”是自己的私事,和父母沒有關係。
相反,很多老人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自己兒女結婚。
婚姻確實是私事,但有時候,不結婚卻是件“自私”的事。
不妨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努力了卻他們的遺憾吧。 

第十八個遺憾:沒有注意身體健康。

年輕時,身體是可以最肆意揮霍的資本,熬夜、喝酒、抽煙……健康是這樣一個東西,
你擁有它的時候往往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失去它的時候才發現,它是那麼的重要。
從現在開始,努力改掉一些壞習慣,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健康生活。

第十九個遺憾:沒有戒煙。

很多癌症和慢性病都和吸煙有關,不少患者直到查出肺癌,才開始悔過沒及早戒煙。
很多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吸煙,覺得倒霉事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克制慾望需要勇氣和付出,但你的付出會以“健康”這種方式再返還給你。 

第二十個遺憾: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意願。

我們怕得罪人,怕給別人添麻煩,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
這樣在無形中漠視了自己的真實意願。其實,無論什麼時候,都該說出你真實的想法。
只要願意溝通,你會發現,事情比你想得簡單得多。

第二十一個遺憾:沒有認清活著的意義。

活著,絕不僅僅是壽命的一個數字,而是你活的質量。
大津秀一碰到過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他把生命僅剩的三個月,分成了許多個周期,
每個周期做一件想做的事情。哪怕只剩一天,都用來過最好的生活。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第二十二個遺憾:沒有留下自己生存過的證據。

很多人覺得,留下房子、財產就是生存的證據,其實不對。既然在這個世界上走過,
總該有些精神食糧留給後人。不管是工作、研究、學業上的成就,
還是寫給親人、朋友的信,都是這樣的“證據”。

第二十三個遺憾:沒有看透生死。

看透生死不代表輕視生命,而是以一種更理性的姿態活著。
中國人往往忌諱談論死亡,其實,死亡只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歸途。不用忌諱,更不用懼怕。 

第二十四個遺憾:沒有信仰。

雖然很多人沒有信仰一樣活得很好,但是有信仰的人,會更透徹懂得人生的意義。
尤其在面對困苦、無助的時候,信仰更可以成為一種強大的治癒力量。

第二十五個遺憾:沒有對深愛的人說“謝謝”。

很多時候,我們在外彬彬有禮,對親密的人說話卻毫無顧忌。
用好語言是人際交往的一門大學問,哪怕是親近的人,也不必靦腆,
要常說“謝謝”、“對不起”和“我愛你”,這是為感情保溫的最好辦法。

2011年11月21日

臨終病人最後悔的5件事

一名護士告訴你:臨終病人最後悔的5件事

它的原文是一名叫Bronnie Ware的護士寫的。 Bronnie Ware專門照顧那些臨終病人,所以有機會聽到很多人臨終前說出他們一生里最後悔的事。
她作了一個概括,有5件事是大多數人最後悔的。
⋯⋯ 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多人轉載它,也許,因為這是一種你永遠無法提前經歷的事吧。你不會時常面對別人的死亡,你更不怎麼時常有機會聽到一個臨終前的人告訴你他最後悔的事是什麼。而即便你聽到,你又會覺得自己來日方長。我們似乎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的生命到了盡頭時,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麼,最後悔什麼。


1. 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這是所有後悔的事中最常聽到的。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較之那些我們做過的事,人們後悔的往往是那些沒做的事。所以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夢想應該實現,卻沒有實現。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你的感情、你的伴侶,其實我們多少人過著的是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又可能,一直以來你把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當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2. 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Ware說這是她照顧過的每一個男病人會說的話。因為工作,他們錯過了關注孩子成長的樂趣,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這是他們最深的後悔與愧疚。其實對於現在的職業女性來說,這也將成為一個問題

如果把你的生活變簡單些,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做很多你以為你需要做其實不需要你做的事。騰出那些事佔的空間,可能你會過得開心一點。

3. 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太多的人壓抑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只是為了“天下太平”,不與別人產生矛盾。漸漸他們就成了中庸之輩,無法成為他們可以成為的自己。其實,有很多疾病與長期壓抑憤怒與消極情緒有關。

也許當你直言不諱,你會得罪某些人。但可能從此以後因為你的中肯,你們不打不相識;又或者翻臉,正好讓你擺脫這種需要你壓抑自己感受才能維持的累人關係。不管哪一種結果,你都是贏家,不是嗎? ——不過當然,直言不諱還是有底線的。

4. 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繫。

老朋友的好,我們總要到自己有事了的時候才會想到。

多少人因為自己忙碌的生活忽略了朋友忽略了曾經閃亮的友情。
很多人臨終前終於放下錢、放下權,卻放不下心中的情感與牽掛。
朋友也好,愛人也罷,其實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他們才是我們最深的惦念。


5. 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得開心點。
也許有點出乎意料,但這一條也在前5之中。
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後才發現,“快樂是選擇”。
他們在自己既定習慣和生活方式中太久了,
習慣了掩飾,習慣了偽裝,習慣了在人前堆起笑臉。


就像五月天的那首歌,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給的保護色”。
他們以為是生活讓他們不快樂,其實是他們自己讓自己不快樂了。
是只有臨終的時候才會發現,
別人怎麼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傻也好,怪也罷,能有真心的笑,比什麼都值得。
記得要快樂,即使別人都是在鄙視你。

來源:網路文章

2011年11月16日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多了,沒有去找工作,整天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 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了。)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幫助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那段人生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唯有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一樣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來源:網路 ◎洪蘭/文

2011年11月8日

選擇

人因為有選擇,所以變得違反規則
一般人生活在現今繁榮的經濟體系下,在任何人、事、物中都有很多的選擇,
⋯⋯ 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變成了大部份人的習慣。
當你看著別桌跟你吃的不一樣時,你可能開始懷疑是不是他們的比較好吃?
所以每當拿起菜單目錄看到林林總總一大推的菜名,你只好又開始舉棋不定啦!
當你看到朋友、同學日子過的不錯,你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
選錯公司了,於是三心二意、工作不力,下場只好每下愈況。
當你逛街看到美女、辣妹,你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娶錯老婆、交錯女朋友?
回家便沒好臉色看!感情怎麼會好? 也因為選擇多了,更容易使自己迷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記得有次正好遇到一位友人正為車事和他老婆吵架, 勸了很久,這位友人都聽不下去,
於是我問這位相當愛車的友人︰ 『假如這輩子你只能買一部喜歡的車,也不能換,那你會如何保養這部車?』
友人很興奮的說︰『那我會用最好的機油、準時保養、常常洗車.........。』
我邊點頭微笑邊聽他講了一大堆,這時我又問︰
『那假如這輩子你只能娶一個老婆,也不能換,那你會如何對待她?』
這時友人臉一紅,摟著老婆伸手跟我握手說︰『我知道答案了!』
一瞬間友人看老婆的眼神都變了... 有時侯沒有選擇會比有選擇好!
如果沒有選擇,生命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 靠著回憶和幻想,
許多意義浮現了,在消失與浮現不斷的重複之中獲得解放與安慰。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吧........
『在身邊默默為你付出的人,我們往往都不懂得珍惜,不要因為有了選擇而去錯過..身邊的寶...』

2011年11月7日

摩托羅拉公司應徵員工一生受用的題目

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

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

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非常可憐!

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

是大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

還有一個女人(男人),

她(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娶(嫁)的人,
也許錯過就再也沒有了!

但是,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呢?

請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請想一想,再往下看……不要偷看答案喔~

每一個人的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應該先救他,

 然而,每個老人最後都只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

…你先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

 你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報答他。

…同時,有些人認為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他。

…但是,你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

 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麼心動的女人(男人)了。

200多位應徵者中,只有一個人被雇用了,

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說了以下的話:

「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

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每個我認識的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

但沒有一個人(不包括我在內)一開始就想到。

是否因為…

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

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固執、狹隘,和優勢,

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學生畢業的最後一節課時說:「這是我給你們上最後一堂課了,這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也是一堂深奧的實驗課,我希望你們以後能永遠記住這最後一堂課。」

教授說著,取出一個玻璃容器,又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進一旁的冰櫃說:「現在我們將它製冷。」

⋯⋯ 過了一會兒,容器取出來了,裡面的水凝結成了晶瑩剔透的冰。
教授說:「0℃以下,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種形態,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動了。」

「現在,我們來看水的第三種形態。」教授邊說邊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在酒精爐上,並點燃了酒精爐。

過了一會兒,冰漸漸溶化成了水,後來水被燒沸了,咕咕嘟嘟地翻騰出一縷縷乳白色的水蒸氣,在實驗室裡靜靜地氤氳著、瀰漫著。過了沒多久,容器裡的水蒸發乾了。

教授關掉酒精爐,讓同學們一個個驗看玻璃容器,說:「誰能說出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

學生盯著教授,他們不明白這最後一堂課,學識淵博的教授為什麼給他們做這個最簡單的實驗。

教授看著那些不願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說:「水哪裡去了呢?它們蒸發進空氣裡,融進藍藍的遼闊無邊的天空。」

教授微微頓了一頓又說:「你們可能都覺得這個實驗太簡單了,但是……」教授口氣一轉,嚴肅地說:「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實驗!」

教授瞅了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學生說:「水有三種狀態,人生也有三種狀態。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人生的狀態是由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

教授說:「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 0℃以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境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麼大;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那麼他就是一掬常態下的水,他能奔流進大河、大海,但他永遠離不開大地;
假若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 100℃的熾熱!那麼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雲朵,他將飛起來,他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樣大。」

教授微笑著望著他的學生們問:「明白這堂最簡單的實驗課了嗎?」「不,這不是一堂簡單的實驗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水的溫度靠火的加溫達到 100℃,而人心靈的溫度則靠正面的思考、樂觀的心、親友的關懷、溫柔體貼的心、對這世界的好奇心、勤奮努力等等來加溫。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讓各位朋友們心的溫度升到滿滿的 100℃,讓您我的生活變的更多加采多姿。

來源:網路文章

2011年10月6日

一生只有兩天:「第一天」和「最後一天」

如果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Steve Jobs賈伯斯是誰?他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
是世界第一部個人電腦的發明人之一,也就是出產iPod、iPhone、iPad公司的老闆。 話說1985年,賈伯斯竟然被自己創立的蘋果公司掃地出門!

可以想像當時的打擊有多大,但是賈伯斯只鬱卒了一下子,很快他就振作起來了。

有一天,他應邀到一所大學演講,「她」坐在聽眾席聆聽,賈伯斯被剎到了。
活動一結束,賈伯斯就去跟「她」聊天,拿到了電話號碼。
原本想開口約「她」當天晚上一起吃晚餐,可是又正好有個會議要開,只好把快要說出口的話,吞了回去。

當賈伯斯準備開車離開時,他問了自己一個「老問題」,這是他每天早上面對鏡子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
答案出來了,賈伯斯馬上跑回去演講廳找「她」,約去共進晚餐。這位「她」,Laurene Powell,現在就是賈伯斯的老婆。

引述賈伯斯的一段話:「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賈伯斯又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 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如果我們也靜下心來,問自己「最後一天」這個問題:「如果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第一天」又是什麼呢?
當「第一天」入大學讀書,我們對學校、課本、同學充滿好奇心
當「第一天」進公司上班,我們謙虛,願意學習,有衝勁
當「第一天」約會,我們小鹿亂撞,珍惜相處的每一刻
當「第一天」晉升職等,新官上任三把火,有滿腹雄心壯志
要有所作為

回想我們做任何事的「第一天」,都是我們最有活力的一天
時光不能倒流,但態度可以回轉。

一生只要兩天,就擁有了每一天。

用「第一天」的態度去做每一件事,
我們會更有活力,更能成功。

用「最後一天」的心情去選擇下一步,我們會更有方向感。



from : facebook 閱讀

2011年9月21日

相信自己能飛

蜜蜂之所以能飛,是因為「牠相信自己能飛」,如果蜜蜂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那麼牠可能就再也飛不起來了。

一個寒冬的早晨,羅納德﹒史貝斯又不小心睡過頭,像平常一樣遲到了。這已經是他這個禮拜第三次遲到了。

⋯⋯ 匆匆忙忙地趕到學校時,離第一節下課時間已經不遠了,他趕緊抄下教授留在黑板上的習題,既然已經遲到了,作業一定要如期完成,否則難逃重修的命運。

當天晚上,羅納德﹒史貝斯難得用功,他花了整夜的時間坐在書桌前,絞盡腦汁地想解決這兩道習題。

他發現這是教授有史以來所出過最難的題目,開始後悔平時上課不專心聽講,現在完全一頭霧水。

於是,接下來的一個禮拜,他把所有的時間都消磨在圖書館內,試圖尋找解題的方法,在努力研究了幾個晚上之後,他終於解開了第一道題目。

但是,第二道題目的難度更高,幾次演算都無法得出結果,於是他加倍認真,終於在一個禮拜之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終於讓他算出了正確答案。

這一天上數學課時,羅納德﹒史貝斯一反常態,很準時就到教室了,他喜孜孜的把作業交給教授,沒想到教授卻大吃一驚,睜大雙眼喊道:「這是你自己解出來的嗎?」

「當然,這不是你出給我們的作業嗎?」

教授聽了哭笑不得,向羅納德﹒史貝斯解釋道:「你平時不準時來上課,難怪會自作聰明把黑板上的題目當成回家功課。那其實不是作業,而是數學界有名的難題,連我自己都解不出來,沒想到卻被你給解開了!」

在所有的昆蟲中,蜜蜂的身體大,雙翼卻短小得不成比例,所以,生物學家都不禁讚嘆蜜蜂能自由自在地飛翔,實在是自然界裡不可思議的奇蹟。

在航空學上,這麼輕薄的翅膀是承載不了厚重的身軀的,那麼,蜜蜂究竟是憑什麼力量飛起來的呢?

經過學者們長時間的研究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蜜蜂之所以能飛,是因為「牠相信自己能飛」,如果蜜蜂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那麼牠可能就再也飛不起來了。

就像人類一樣,我們太過清楚自己的「不可能」,於是忘了還有更多的「可能」。

來源:網路文章
摘取:自信自在 作者:Joseph F. Newton博士